时间:2023-10-14 11:51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9375   

题:“古生物王国”里的地球历史解读者

“古生物王国”里的地球历史解读者

新华社记者骆飞、周宣妮

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地下一层,一个角落的房间里不断有“嗡嗡嗡”的声音传出,原本安静的工作环境显得更加静谧。

端坐桌前,罗永明借助立体显微镜,一只手不时扭动着显微镜上调节焦距的旋钮,一只手拿着气动笔,小心翼翼地“刻画”化石的模样。

眼前是一块通体黑色的拱鱼化石,距今2.45亿年,由科研人员在贵州省盘州市发掘。经过罗永明近半年多的精修,尾鳍、鳞片、鱼头等逐渐清晰可见,犹如浮雕一般呈现在石板上。

“这是一种软骨硬鳞鱼,在上亿年石化的过程中,其含有特殊成分的鳞片反而保存得比较完整,使得人们在亿万年后能看到它的样子。”罗永明指着已经精修了70%的化石说,保存完好的化石“携带”的信息很丰富,对人们了解这类远古生物很有帮助,也有助于读懂久远的地球历史。

罗永明所在的化石修复区内摆放着多种古生物化石,包括胡氏贵州龙、鱼龙以及一些别的海生生物。“胡氏贵州龙比较娇小,身长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有点像‘四脚蛇’。”罗永明说。

胡氏贵州龙主要集中发现于贵州兴义一带,是亚洲首次发现的原始鳍龙类,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研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别看今天贵州群山连绵,在2亿多年前却是一片汪洋大海。”罗永明说,胡氏贵州龙的发现对脊椎动物,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以及古地理环境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研究表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历经500余万年海洋生态得以重建。进入三叠纪中晚时期,属于特提斯洋一角的贵州,生活着大量的鱼龙、海龙、鳍龙、原龙、楯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是名副其实的“龙的故乡”。

目前,贵州是全世界发现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地区。这里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化石门类,2000多个属、5000多个种类,贵州也被称“古生物王国”。

“化石就像记录着地球历史的文字。”罗永明说,研究古生物化石相当于不断解读这些“文字”,让人们能更系统地了解生命演化、地质变迁。

2022年5月31日,小朋友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参观化石展品。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担任贵州省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罗永明,在从事化石发掘、修复、研究的20多年里,曾接触过成千上万件化石样本。

“与化石打交道,没有绝对的热爱很难持久。”罗永明说,修复化石有时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很多细微地方往往就在毫厘之间,稍不注意就可能对化石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展厅内,一件件修复好的化石犹如“时间的艺术品”。在一块怀孕的黔鱼龙化石前面,罗永明驻足良久。

“这块化石非常珍贵,不仅能看到鱼龙怀孕的情况,也能看到它死亡之前头部和胸部遭受过攻击的情况。有几块脊椎骨发生了错位,而且有几根肋骨也断裂了。”罗永明认真地解读着化石的细微处。

“每一块化石都包含着独特的历史信息,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历史佐证。”罗永明说。

化石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资源。目前,贵州对重要的化石产地逐渐进行系统保护,并划定了66个省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产地。

罗永明说,加强化石保护以及提升修复技术、设备等,能进一步推动古生物科研和科普工作,让更多人“读懂”这些被称为“地球文字”的化石。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