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0:43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1354   

12月17日晚,上海气温跌破冰点,谢祥荣忙到凌晨三点才收工返家,“脚都快冻住了”。

谢祥荣是上海市虹口区社会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12月15日至17日,寒潮侵袭上海,包括虹口区救助站在内的上海各市、区救助站启动应急预案,加班加点地开展街面巡查等救助工作。

气温降至冰点,如何尽可能发现街面流浪人员?

谢祥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12月16日晚到17日凌晨,虹口区救助站发现了2位流浪乞讨人员。当夜,街面巡查时,他们发现一位老先生,是上海人,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流落街头。

救助人员尝试劝导老人进救助站无果,只能给老人留下救助站的联系方式和御寒物资离开。凌晨一点多,巡查人员发现老人最终选择回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街面流浪人员经过引导,来到虹口救助站。

另有一位则是虹口公安部门送来救助站的,疑似患有精神类疾病,救助站接待后紧急对接医院,“这样一来二去,就弄得比较晚。” 谢祥荣介绍,救助工作秉持着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碰到流浪乞讨人员,工作人员会尽量劝导其进站避寒;如果碰到实在不愿意进站的人员,救助人员仍会提供关怀,如给一些临时的御寒物资,留下救助站联系方式等,并留心回访相关人员的情况。

自11月底起,虹口区救助站就根据市里的要求,启动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在降温之前,站里已经备足了御寒的物资,包括食品、棉被、大衣、棉鞋等,今年还新备上了睡袋。12月15日至17日,在救助站24小时值班的基础上,虹口救助站进一步加大了街面巡查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虹口区在全市首创了“1+3+X”?街面发现救助机制,其中,“1”即救助管理站;“3”即公安、城管、区城运中心,通过将监控接进救助站,值班人员可通过悬屏等实时观测街面动态,大大提高了发现人员、救助人员的效率;“X”即8个街道和城发公司,通过发动包括居民和数千名环卫工人等力量,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在此基础上,救助站仍会安排车巡、人巡,重点巡查监控死角,或寺庙、绿地等流浪乞讨人员出现概率较高的地方,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全覆盖、无死角、高效地实现救助。

“寒冬送温暖”将持续至明年3月

虹口救助站工作人员给街面流浪人员送物资。

在树木绿植的遮掩下,这一处废弃警务站很难被发现。救助人员赶来时看到,一辆共享单车做门挡,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就着地上一层旧海绵和凉席,光着脚、衣着单薄地蜷缩在此处不足2平方米的空间里。

“阿伯,身份证号码报得出来吗?”

“没有。”

“名字呢?”

“这里门没有的,门没有的,随便可以进的。”

然而,寒潮之下,这些御寒物资还是不能让救助队员、派出所民警和街道工作人员放心,他们坚持耐心劝阻,老人最终同意进站接受帮助。救助队员们带老人去医院检查了身体,随后将其安排进了温暖的临时居住室,并送上了热乎乎的餐食。

12月18日,气温仍然低迷,“寒冬送温暖”行动还在继续。“在特殊的天气,我们会再次采取应急预案,加派人手。总的来说,应急救援已经是我们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了,包括夏日酷暑天气,救助站也会采取措施,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送清凉,关爱他们。”谢祥荣介绍。

虹口区救助站内

上海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钟华表示,上海自12月初便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上海各市、区救助管理站加强了值班值守和街面巡查,确保站内有足够的御寒物资储备并及时发放。

记者注意到,2023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将从12月初开展至2024年3月中旬,要求高度重视专项救助行动、强化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大街面巡查和急难救助力度、科学精准实施分类救助、层层压实救助管理责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

钟华介绍,12月15日气温下降后,上海各市、区救助管理站会同公安、城管进一步加大街面巡查的力度和频次,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做好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积极劝导、引导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到救助站过夜或接受救助。“我们也发动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群众力量,一起来做好发现工作。如果碰到实在不愿意进站的,我们会发放御寒物资和食品,并留下救助站联系方式,他们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再联系各级救助管理机构。”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