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尤为内卷,价格战更是愈演愈烈,但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给出的降价优惠也就小几万元,就这还被扣上了背刺老车主的标签。殊不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国产新能源车企并不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其降价幅度与BBA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奔驰、宝马、奥迪一直以来都是当之无愧的豪华品牌,这不仅仅因为他们在销量上长期位列高端市场的前三甲,更是因为BBA有着相对稳固的价格体系,与动辄打七折甚至六折的二线豪华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BBA的价格体系已经彻底崩塌。
五折促销成常态,20万降幅也无济于事?
对于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BBA虽然不是合资车企中的先行者,但截止到目前也已经推出了多款纯电车型,旗下新能源汽车数量在合资车阵营也是名列前茅。但是和大多数合资车一样,即便是BBA,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没有话语权,为了促进销量不得不对旗下新能源车型进行打折促销,其降幅一度超过了20万元。
在奥迪这边,目前一汽奥迪在售的纯电车型有奥迪e-tron、Q2L e-tron、Q4 e-tron三款车型,起步价分别为54.68万元、24.38万元以及28.99万元,都不便宜。但为了促进销量,这三款奥迪纯电SUV现在都有着丰厚的降价优惠,其中奥迪e-tron降得最狠,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超20万元的降价,部分车型的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28.55万元,最低只需要30万元出头便可入手。
至于奥迪Q2L e-tron和Q4 e-tron,因为定位问题,降幅虽然没有奥迪e-tron那么夸张,但也都有着超10万元的降幅,直接在官方指导价的基础上打了5-6折。
宝马的情况同样好不到哪儿去,目前国产宝马在售新能源汽车有宝马i3、i5、iX1以及iX3四款车型,且均是“油改电”而来,表现较好的也就只有宝马i3以及iX3两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35.39-41.39万元和40.5-44.5万元。
在降价方面,宝马i3和iX3降幅均超过了10万元,其中宝马i3普遍有着15万元的降价优惠,最低入手门槛仅为20万元左右,比燃油版的宝马3系还要更便宜。而宝马iX3降幅则更大,部分车型的最高降幅已经超过了18万元,最低入手门槛同样来到了20万元出头,入手价远低于燃油版的宝马X3。
最后就是奔驰,奔驰为了转型新能源汽车,特意打造出了EQ系列车型,拥有EQA、EQB、EQC、EQE、EQE SUV在内的多款纯电产品,这些奔驰纯电动汽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底线的降价。以奔驰EQA为例,官方指导价为32.2万元的奔驰EQA,现在经销商给出的参考价仅为16.1万元,直接打了个五折。
同样,奔驰EQB、EQC等车型降幅也普遍在10万元以上,至于EQE和EQE SUV,降幅更是超过了20万元,身为中大型轿车的奔驰EQE现在的入手价还不到30万元。反观奔驰E级,即便是为了冲销量,也没能给出超20万元的降幅,如果奔驰E级降价超20万元,必会被无数人哄抢。
“打骨折”无人问,没了内燃机的BBA一文不值?
无论是奔驰还是宝马和奥迪,即便已经对旗下新能源汽车给出了史无前例的降价优惠,但在销量上却一直不见起色,难道BBA的新能源产品就如此不堪吗?
由于BBA均未完整地公布今年一季度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表现,车轱辘这里就引用2023年的销量数据。2023年,宝马在华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99万辆,奥迪纯电汽车销量为3.1万辆,奔驰则只给出了同比增长100%的模糊概念。
毫无疑问,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最好的宝马,年销量也不到10万辆,其销量表现与二流新势力品牌相当。反观今年才发布首款车型的小米汽车,其小米SU7上市仅40多天,锁单量就已经超过了10万台,与BBA新能源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车轱辘看来,BBA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被市场边缘化有多方面的原因。就比如在外部环境上,燃油车时代的高端市场,除了BBA外也就只剩下雷克萨斯、凯迪拉克和沃尔沃可以选择,高端市场的竞争并不大;而在新能源赛道,BBA既要与二线豪华品牌的纯电车型竞争,更要与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竞争,同时还有特斯拉这一标杆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杀四方,BBA在新能源赛道所感受到的竞争压力远超燃油车市场。
而在BBA内部,虽然BBA都多次强调转型的决心,但在对产品的打造上很难看到BBA转型的诚意,特别是宝马,在售的多款纯电车型均是“油改电”而来,难道宝马转型的决心就是用“油改电”来敷衍了事?另外在对产品的定价上,BBA也都传承了燃油车时代高溢价的毛病,奥迪Q2 e-tron这样的小型纯电SUV就敢定价24.38万元,妥妥地将国内消费者当韭菜,即便是后期进行降价促销,也无法扭转新能源产品没有竞争力的事实。
写在最后:
总之一句话,BBA新能源产品价格体系崩塌的直接原因还是定价太高所致。至于打折促销仍无人问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BBA在新能源时代已经丧失了所谓的品牌号召力,加上产品竞争力不足以及通过“油改电”来敷衍了事,让国内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更愿意为特斯拉或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买单。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